甲泼尼龙联合氨溴索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家猪肺损伤的影响研究

被引:12
作者
兰超
李海娜
李莉
王金柱
李璐
刘兰萍
狄敏
机构
[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EICU,河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百草枯; 急性肺损伤; 甲泼尼龙; 氨溴索; 心排血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5.4 [药物中毒];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氨溴索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家猪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用20%百草枯原液20 ml腹腔注射制备家猪急性百草枯中毒后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实验过程中始终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百草枯染毒甲泼尼龙干预组(6只),B组为百草枯染毒氨溴索干预组(6只),C组为百草枯染毒甲泼尼龙联合氨溴索干预组(6只)。3组均在常规补液基础上给予药物干预,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造模前、造模成功(t0)及药物干预后12 h(t12)、24 h(t24)及36 h(t3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3组在造模前、t0、t12、t24、t36时分别行肺组织穿刺,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造模前、t0及t36时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1)PaO2/FiO2比较:t0时3组均较造模前降低,t12时均较t0时升高,t24、t36时较t12时均降低(P<0.05)。(2)SP-D水平比较:t0时3组均较造模前降低,t12时均较t0时升高,t24、t36时较t12时降低(P<0.05)。(3)EVLWI和PVPI比较:组间比较,3组造模前及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t24、t36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t0时3组EVLWI和PVPI均较造模前上升(P<0.05);造模成功后,3组EVLWI在t12、t24和t36时与组内t0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t24、t36时3组PVPI与组内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造模成功后肺组织呈明显损伤性改变,药物治疗36 h后,以C组家猪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最轻。结论与单用甲泼尼龙或者氨溴索相比,甲泼尼龙联合氨溴索减轻百草枯中毒家猪ALI的效果更明显,可以更好地改善氧合状况,促进SP-D的合成,减轻百草枯中毒家猪的肺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1998 / 20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激素治疗 [J].
李海娜 ;
兰超 .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05) :563-566
[2]   环磷酰胺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李晓莉 ;
龚媛 ;
张浩 ;
谭华 .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32) :3124-3125
[3]   盐酸氨溴索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SP-D表达及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马玉腾 ;
杜月菊 ;
张军立 ;
石汉文 ;
田英平 ;
高恒波 ;
苏建玲 ;
吕翠环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 (07) :737-740
[4]   早期血液灌流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疗效分析题录附视频 [J].
刘晓伟 ;
刘盛业 ;
刘志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 (11) :1205-1209
[5]   早期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J].
刘晓伟 ;
刘盛业 ;
刘志 .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1) :1285-1286
[6]   甲强龙治疗重度百草枯中毒30例疗效分析 [J].
陈文清 .
吉林医学, 2008, (07) :577-578
[7]   超致死剂量百草枯中毒老年患者救治成功1例 [J].
袁发焕 ;
陈枫 ;
王沂芹 ;
王代红 ;
罗腾超 ;
郭伟 ;
周劲 ;
常金红 ;
唐云 ;
周洪文 ;
梁莉 ;
袁巧洪 ;
黄敬缘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 12 (06) :469-472
[8]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早期肺损伤的干预研究.[D].赵文鹏.石河子大学.2011, 05
[9]   A New Definition for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J].
Thompson, B. Taylor ;
Moss, Marc .
SEMINARS IN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3, 34 (04) :441-447
[10]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s: Evolving rates and reasons for use [J].
Koo, Karen K. Y. ;
Sun, Jack C. J. ;
Zhou, Qi ;
Guyatt, Gordan ;
Cook, Deborah J. ;
Walter, Stephen D. ;
Meade, Maureen O. .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1, 39 (07) :161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