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议社会的建构:黄宗羲民主思想的真正精华——从《原君》到《学校》的转换

被引:9
作者
彭国翔
机构
[1] 清华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黄宗羲; 《原君》; 《学校》; 公议;
D O I
10.19667/j.cnki.cn23-1070/c.2006.04.010
中图分类号
B249.3 [黄宗羲(梨州,1610~1695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对于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不论以民本还是民主来界定,历来多以《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为据。作者首先辨析《原君》文本,指出其与特定的历史境遇相关,其实乃针对明代尤其晚明的昏君而言,其中甚至隐含了承认易代鼎革合法性的思想。而即便抽离具体的历史脉络,《原君》文本的思想在理论的层面上也并不构成对君主制本身的批判和否定。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黄宗羲民主思想的真正精华其实当在其《学校》一篇,其中包含的建构公议社会的思想甚至举措,即在今日亦颇有其合理性,其价值不在于以往所谓与西方议会性质近似,而在于与当代西方民主最为前沿的理论思考尤其是关于“公议”的思想多有相合之处。因此,如果要从黄宗羲思想中发掘契接现代民主的资源,仅就《明夷待访录》而言,重点当由《原君》转换到《学校》。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朱熹的历史世界.[M].余英时著;.三联书店.2004,
[2]  
天启皇帝大传.[M].林金树;高寿仙 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3]  
黄宗羲论.[M].吴 光主编;.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4]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M].侯外庐 著.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