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组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表型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申阿东
杨永弘
黄醒华
张桂荣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关键词
分子流行病学; 荚膜多糖; GBS; CBS; 链球菌; 毒力因子; 血清型; 血清变种; 表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正> 孕妇直肠和阴道携带B族链球菌(GBS)是引起新生儿侵袭性GBS感染的主要原因。GBS细菌从这些粘膜部位可上行进入子宫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同时,在分娩的过程中,新生儿经过母体GBS污染的产道,而获得感染。在新生儿,细菌可入侵血液引起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侵袭性感染。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妊娠妇女和新生儿健康。GBS细菌的荚膜多糖是重要的细菌毒力因子和保护性抗原,根据GBS荚膜多糖抗原不同,可将GBS菌株分为七种血清型,包括Ia、Ib、Ⅱ(Ⅱ/C)、Ⅲ(/R)、Ⅴ、Ⅶ和Ⅷ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5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