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5例

被引:9
作者
王海峰
张景
张静
王京奇
机构
[1]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
关键词
痛泻要方加味; 肝郁脾虚证;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D O I
10.13935/j.cnki.sjzx.2012.05.013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口服痛泻要方加味并随症加减。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常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腹痛、泄泻、郁怒或紧张、胸胁胀闷、嗳气、纳差、肠鸣矢气等常见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个性、心理社会因素与肠易激惹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J].
刘鼎男 ;
袁东兴 ;
董新 ;
李楠 .
医药产业资讯, 2006, (02) :47-48
[2]   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探微 [J].
吴成胜 ;
苏良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01) :25-26
[3]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J].
王伟岸 ;
钱家鸣 ;
潘国宗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1, (02) :99-102
[4]   北京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一个整群、分层、随机的调查 [J].
潘国宗 ;
鲁素彩 ;
柯美云 ;
韩少梅 ;
郭慧平 ;
方秀才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1) :27-30
[5]  
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M].谢阳谷; 曹洪欣;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6]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7]  
中药药理学.[M].侯家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