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了籽粒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的2个小麦品种———小偃6号(蛋白含量为16%)和小偃107(蛋白含量为12%)灌浆期旗叶蛋白质运转的规律与差异及其对于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灌浆前期(开花~花后10d)旗叶总蛋白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缓慢,花后14d起迅速下降;籽粒蛋白质积累(以每粒总蛋白量计)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灌浆中后期(花后17~27d)积累非常迅速。②开花期小偃6号旗叶总蛋白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小偃107差别不大,花后14d起由于水解酶活性的升高开始明显低于后者;籽粒总蛋白量在开花期差别也不大,花后17d起开始明显高于后者。这说明灌浆中后期是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关键时期;小偃6号能更好地启动自身的降解机制,能将旗叶同化的氮素更充分地再运转到籽粒中去,最终使得籽粒蛋白含量高于小偃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