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的干旱区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15
作者
贡璐 [1 ,2 ,3 ]
吕光辉 [1 ,2 ,3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干旱半干旱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景观变化; 干旱区; 乌鲁木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尝试将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应用到热岛效应研究中,以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为典型研究区,基于1987—2005年间景观变化开展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分析。在地表温度反演和景观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温度景观类型,计算景观指数,构建温度景观评价体系。结果显示,近20 a来,研究区温度景观的多样性指数由1.0395持续增加至1.2834,破碎度指数由0.1092先增至0.1834,后减到0.1616,聚集度指数也由58.9862持续降至48.9043,反映了温度景观的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在增加,斑块呈现密集格局。在城区内部,各类城乡建设用地温度景观在1987年至1999年呈现高度破碎,到2005年部分碎片聚合,特高温城乡建设用地在此过程中变化尤为显著,热中心由热碎片形成了热团块,趋于稳定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82 / 9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