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发展研究:历史与现状

被引:54
作者
冯惠玲 [1 ]
闫慧 [2 ]
张姝婷 [2 ]
于子桐 [2 ]
陈思雨 [2 ]
高春芝 [2 ]
韩蕾倩 [2 ]
张钰浩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高等教育; 中国;
D O I
10.13530/j.cnki.jlis.2020003
中图分类号
G270-4 []; G250-4 [];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2 ; 120501 ; 040106 ;
摘要
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教育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目前该学科教育的专业发展规模、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的现状是什么?经验与发展建议有哪些?论文采集数据的方法和途径为:向全国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所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院系机构发放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问卷并回收56份有效机构问卷,并通过网络调查获取另外22家机构的学科点现状,对七所院校开展实地调研和访谈。核心研究结论为:第一,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百年发展中学科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艰难而荣耀,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历经各自独立创建并发展之后在1998年融合基础上走过了坚守主流专业并积极拓展新领域的道路。第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无论是单独建系还是在历史、文学、管理或图书馆实体机构之下创立,经历了平均3. 77次的院系名称更名,目前大多数学科点以信息管理或信息资源管理作为名称并基本稳定下来。第三,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经历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后,尽管师资规模仍然偏小,但已形成相对稳定、不断更新换代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学缘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值得关注。第四,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在读学生中本科生培养规模大于硕士和博士,但从学科点授予学位情况看,从初创时期的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已过渡到现在以培养硕士生为主的阶段;本科、硕士和博士在就业去向上均以签署就业协议或者国内外升学为主要去向,本学科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论文最后提出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发展中的若干方向。图2。表5。参考文献4。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信息管理学科发展如何破解瓶颈悖论? [J].
赖茂生 .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9, 37 (05) :3-7
[3]  
图书馆情报学概论[M].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于良芝, 2016
[4]  
档案学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冯惠玲,张辑哲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