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兼论中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

被引:50
作者
张其成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关键词
象; 模型; 思维方式; 中医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03 [中医现代化研究];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摘要
易学与中医学的会通问题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一个特定的层面即思维方式的层面探讨了这一问题,提出“象”思维是医易学共同的思维方式,是医易会通的交点。“象”思维包括“象”思维方法和“象”思维模型,本文认为“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思维方法,“象”思维模型有卦爻模型、阴阳模型、易数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等多级同源、同质、同构的子模型。文章进而探讨了“象”思维具有整体性、全息性、功能性、关系性、超形态性、时序性以及重直觉、体悟、程式、循环的特征,指出这一特征正是中医学理论的本质。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本质差别就是“模型论”与“原型论”的差别,两者各有优劣。文章还从“象”模型角度提出了“修补”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的中医未来观。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意义与不足 [J].
张其成 .
医学与哲学, 2000, (02) :45-47
[3]   中医现代化悖论 [J].
张其成 .
中国医药学报, 1999, (01) :4-8
[4]   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 [J].
张其成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6, (04) :10-12
[5]   略评“医易同源”及“医源于易”说 [J].
薛公忱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 (02) :10-12
[6]  
中国医易学[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邹学熹,邹成永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