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的针灸探索

被引:5
作者
孙琳
机构
[1] 上海市香山中医院
关键词
中风偏瘫; 下肢; 伏兔; 殷门; 屈肌; 上肢; 四肢; 陵后; 针灸; 运动功能; 肌张力增高; 承筋;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1996.01.010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正> 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通常是根据风多犯阳经和阳明多气多血的原理,取阳明经穴为主,少阳太阳经穴为辅以求得恢复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然而,这种传统的取三阳经穴的治法,临床奏效缓慢,疗程冗长,使患者仍处于长期痛苦和困厄状况。为此,作者依据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和临床体征,对中风偏瘫的治法进行探索,与同道讨论。原理1.中风偏瘫最习见的原因,虽是内囊的血管损害,出血或血栓形成,但是神经机能的损害程度,在瘫痪肢体的各部是不等同的。手指和足的运动减少或丧失,总是比近端关节严重。手指的精细运动,如扣钮,做针线或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4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