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流体底辟构造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贡献

被引:18
作者
李纯泉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流体底辟; 高温高压; 成因机制; 理论模式; 成藏贡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独特的沉积盆地 ,其以强烈的底辟构造、巨厚的沉积盖层、快速的沉降沉积活动和异常高温高压等地质现象而著称。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对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盆地内的底辟构造属于流体底辟构造 ;阐述了底辟构造的发育特征 ;从底辟产生的物质基础 (流体源 )和外界条件 (热能、退覆层系、外力 )等方面探讨了流体底辟的成因机制 ,总结出流体底辟构造形成的理论模式 ;并从圈闭、运移、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底辟构造对天然气成藏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动力学成因机制的高温高压模拟实验 [J].
单家增 ;
董伟良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4) :3-8
[2]   莺歌海盆地地震异常体成因机制管窥 [J].
王槐基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2) :51-57
[3]   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的成因及石油地质意义 [J].
张树林 ;
田世澄 ;
朱芳冰 ;
吴景富 ;
陈桂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1) :1-6
[4]   莺-琼盆地的独特埋藏史 [J].
陈红汉 ;
孙永传 ;
叶加仁 ;
张启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4, (05) :43-50
[5]  
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地质出版社 , 戴金星等著, 1997
[6]  
Fluid migration along growth faults in compacting sediments. Hooper E C D. Journal of Petrolog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