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9
作者
张秀萍
沙依娜
王芳
阿孜古丽
薛筱蕾
机构
[1] 乌鲁木齐市火车西站医院妇科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1.7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151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及未用药组。米非司酮组49例患者和孕三烯酮组60例患者,均于术后第1周开始服药,连服6个月;未用药组术后未用任何药物。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和体征的控制率、临床有效率、复发率、性激素水平、月经变化、体质量改变、肝功能变化。结果随访率97.4%(151/155),米非司酮组及孕三烯酮组患者有效率、症状控制率分别为78.7%、93.1%及83.0%、96.6%,未用药组为34.8%、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1,P<0.01;米非司酮组及孕三烯酮组患者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4.9%及3.4%,未用药组为32.3%,X2=16.26,P<0.01,而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米非司酮组用药前雌二醇水平为(209±78)pmol/L,用药6个月时雌二醇水平下降至(92±2)pmol/L.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64,P<0.01);孕三烯酮组用药前雌二醇水平为(211±62)pmol/L.用药6个月时雌二醇水平为(75±35)pmol/L,但仍维持在卵泡早期水平,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4.55,P<0.01);比较两组患者用药6个月时雌二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2.72,P<0.01);停药6个月时,两组患者雌二醇水平均能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辅以孕三烯酮的治疗效果、控制及降低复发方面优于米非司酮,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辅助治疗最好的联合疗法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996 / 199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骨代谢的影响 [J].
卢静 ;
韩新彦 ;
王振海 ;
吴瑞芳 .
中国全科医学, 2005, (12) :970-971
[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J].
胡小柳 ;
马红 ;
庞思思 .
中国综合临床, 2004, (02) :74-75
[3]   三烯高诺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动物实验观察 [J].
桂耀庭,黄素珍,吴熙瑞 .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5, (12) :735-737
[4]  
妇科手术笔记[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郎景和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