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范式理论的微观考察

被引:8
作者
黄宝臣 [1 ]
戚陈炯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哲学系
[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范式; 科学共同体; 集体意向; 库恩;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4.12.017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论文从集体意向性理论的视角考察库恩的范式理论。库恩利用"范式"这一概念描述科学共同体的工作模式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但在"科学共同体"和"范式"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上却陷入了循环定义的困境。而采用整体视角审视范式转换也使得库恩笔下的科学发展具有浓厚的相对主义色彩。科学共同体作为集体的一种,能自然进入集体意向性理论的考察范围。实际上,图梅勒和塞尔的工作能给出一个全新的微观视角,以规避库恩的描述所产生的问题。借助于集体意向性理论,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可以被非循环定义的方式描述,而范式转换也并非是一种缺乏科学理性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库恩理论体系的整体论向度及其问题 [J].
王善博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03) :1-4+9
[2]   科学的合理性究竟在哪里? [J].
郑玉玲 .
哲学研究, 1995, (03) :39-47
[3]   评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J].
李国秀 .
哲学研究, 1984, (12) :68-74
[4]  
科学革命的结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 2003
[5]   GROUP REASONS [J].
Tuomela, Raimo .
PHILOSOPHICAL ISSUES, 2012, 22 (01) :402-418
[6]  
Social obligation as reason for action[J] . Kaarlo Miller. 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 . 2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