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中HCN、NH3的逸出规律

被引:6
作者
赵科
谭厚章
周屈兰
徐通模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煤燃烧; 氮; 模型化合物; Ft-I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530.2 [煤的热解与转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煤燃烧过程中NOx 的生成机理 ,在 6 0 0~14 0 0℃温度范围内 ,选取吡啶、吡咯为煤的含氮模型化合物 ,采取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Ft-Ir)和分光光度计连用方式 ,在等温连续式流动反应器中实验研究了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中HCN、NH3 的逸出规律。结果表明 :HCN是模型化合物的热解产物中的主要含氮产物 ;吡啶、吡咯的HCN的转换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同温度下 ,吡咯的HCN生成率高于吡啶的HCN生成率 ,吡咯的NH3 生成率高于吡啶的NH3生成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48+322 +322-3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钠、钙、铁对模型化合物热解及燃烧过程中氮逸出规律的影响
    赵宗彬
    李文
    李保庆
    陈皓侃
    [J]. 燃料化学学报, 2002, (04) : 294 - 299
  • [2] X射线光电子能谱确定铜川煤及其焦中氮的形态
    刘艳华
    车得福
    李荫堂
    惠世恩
    徐通模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 (07) : 661 - 665
  • [3] 煤的结构与反应性.[M].谢克昌著;.科学出版社.2002,
  • [4] 煤的清洁燃烧.[M].毛健雄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