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腐烂病病原菌及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4
作者
陆燕君
李桂林
赵西珍
宁召臣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系,山东农业大学科研处,宁阳县林业局,宁阳县林业局
关键词
泡桐; 泡桐黑腐皮壳; 泡桐腐烂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泡桐腐烂病在山东、河南等省发生严重。病原菌为Valsapaulowniae Miyabe etHemmi,菌落生长最适温25℃,在0~3℃仍能生长。对碳源利用以麦芽糖及蔗糖为好,氮源以蛋白胨及牛肉膏为好。pH 范围2~4;菌落生长过程中分泌酸。分生孢子与子囊孢子在25℃、有丰富营养与空气及相对湿度100%条件下最易发芽;在0~5℃仍能发芽。以分生孢子出现机率大。伤口侵入,潜育期半月至4个多月,孢子全年可由风雨等传播,侵染期在9月至翌年4月,发病期为10月底至翌年4月下旬,孢子及菌丝在病斑内越冬。枝干有伤口是极重要的发病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泡桐腐烂病研究初报
    陆燕君
    李桂林
    [J]. 山东林业科技, 1981, (04) : 32 - 35
  • [2] 再论泡桐腐烂病
    陆燕君
    [J]. 山东林业科技, 1988, (04) : 48 - 50
  • [3] 泡桐两种烂皮病的初步研究
    李秀生
    刘建华
    李纪汴
    杨根全
    靳国富
    韦河民
    [J]. 森林病虫通讯, 1989, (03) : 35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