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季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ngstr?m指数观测研究

被引:16
作者
张勇 [1 ,2 ]
银燕 [2 ]
刘藴芳 [1 ]
赵凤生 [3 ]
任静 [4 ]
机构
[1] 不详
[2]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3] 不详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5]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6] 渭南市环境保护局
[7] 不详
关键词
北京; 气溶胶光学厚度; Angstrm波长指数; 气象要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10年10~11月CE318太阳光度计观测资料,得出了北京市秋季气溶胶光学厚度(AODλ=500nm),Angstrm波长指数(α)和浑浊度(β).结果显示,气溶胶AOD,Angstrm指数,浑浊度平均值分别为0.5(±0.69)、0.95(±0.33)、0.24(±0.31),变异系数分别为139%、35%和132%.非污染天,AOD变化较小,峰值出现在15:00,但大气中细粒子组分相对较高;污染天,AOD波动很大,没有明显的日变化,颗粒物以细粒子为主.非污染天,当α<0.5,α与AOD呈反相关,α>1.0,两者呈现正相关;污染天,两者无明显关系,但当AOD>1.0,α随AOD的增大而变小.当Vmax<1m/s和1m/s4m/s,AOD和α均出现小值,α与AOD呈负相关.风向也是影响α和AOD变化的重要因素,尤其ENE为主导风向时,α与AOD呈明显正相关.温度的变化并未对α和AOD的变化造成很大影响.局地扬尘或沙尘气溶胶呈非亲水性,但当α>0.5,AOD随相对湿度(RH)的增大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80 / 13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RegCM3模式模拟我国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及检验 [J].
杜吴鹏 ;
王跃思 ;
辛金元 ;
孙丹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2, (01) :1-9
[2]   济南秋季霾与非霾天气下气溶胶光学性质的观测 [J].
徐政 ;
李卫军 ;
于阳春 ;
王新锋 ;
周声圳 ;
王文兴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4) :546-552
[3]   环境一号卫星在监测大气PM中的应用 [J].
王中挺 ;
王子峰 ;
厉青 ;
陈良富 ;
周春艳 ;
张丽娟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02) :202-206
[4]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在地面PM10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J].
何秀 ;
邓兆泽 ;
李成才 ;
刘启汉 ;
王美华 ;
刘晓阳 ;
毛节泰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2) :178-184
[5]   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ngstrom参数联网观测(2004-08004-12) [J].
王跃思 ;
辛金元 ;
李占清 ;
王普才 ;
王式功 ;
温天雪 ;
孙扬 .
环境科学, 2006, (09) :1703-1711
[6]   乌鲁木齐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分析 [J].
李霞 ;
陈勇航 ;
胡秀清 ;
任宜勇 ;
魏文寿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S1) :22-25
[7]   利用MODIS光学厚度遥感产品研究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 [J].
李成才 ;
毛节泰 ;
刘启汉 ;
刘晓阳 ;
刘桂青 ;
朱爱华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5) :869-880+951
[8]   敦煌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季节变化 [J].
李韧 ;
季国良 .
高原气象, 2003, (01) :84-87
[9]   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观测和分析 [J].
章文星 ;
吕达仁 ;
王普才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6) :16-21
[10]   30年来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分布特征分析 [J].
吕达仁 ;
周秀骥 ;
李维亮 ;
罗云峰 .
大气科学, 2002, (06) :72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