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类型及诊断策略
被引:230
作者
:
厉有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杭州
厉有名
机构
: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杭州
来源
:
中华肝脏病杂志
|
2004年
/ 07期
关键词
:
肝疾病;
诊断;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575 [肝及胆疾病];
学科分类号
:
1002 ;
100201 ;
摘要
:
<正>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肝脏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也称为药物性肝炎。在美国,药物性肝炎约占住院肝病患者的2%~5%,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25%的暴发性肝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我国药物性肝炎所占的比例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一、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大多数药物均要经过肝内进行氧化、还原、水解、羟化、脱巯或脱羧基化学反应和排出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7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