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和1994年,分别在山东沿海地区(长岛、烟台、蓬莱、威海、青岛、崂山、黄岛和胶南)采集了一些常见的底栖生物(蛤、扇贝、贻贝、毛蚶和牡蛎等),用火焰和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这些生物体中的重金属(Cu、Pb、Zn、Cr、Fe、Mn、Co和Ni)。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浓度变化较大,取决于生物种类、元素本身和采样点。采用金属污染指数(MPI)比较了不同采样点生物体的金属总量,MPI的变化顺序为:威海、崂山<胶南、长岛<青岛<蓬莱<烟台<黄岛。将双壳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最大允许浓度进行比较,表明在本调查范围内山东沿海地区大多数双壳类可食部分的重金属含量对人类健康还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