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中秦岭群内初始北北东向构造方位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
作者
郭进京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秦岭群; 构造解析; NNE向构造格局; 古中国克拉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对秦岭造山带中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岩群之一-秦岭群详细的构造研究,识别出了秦岭群中存在的初始的NNE向构造方位,这一构造方位与中晚元古代以来秦岭造山带NWW向主导性构造方位大相径庭。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讨论了这一NNE向构造方位的地质意义。提出了古元古代华北克拉通与杨子克拉通可能为一个统一的克拉通,暂称之为古中国克拉通,并且这一克拉通内的主导性构造线方位是NNE向。中元古代初,这一克拉通沿NWW向破裂,才开始了秦岭造山带长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东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热结构及断面模型[J]. 金昕,任光辉,曾建华,黄建刚,张治川,陈浮,杨毅,周友松,梁恕信.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
[2]  
东秦岭陡岭杂岩的形成与变质演化[J]. 张寿广,赵子然,沈洁,魏春景.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
[3]  
秦岭-大别山地区重力场的分解与立交桥构造[J]. 袁惟正,刘寿彭,袁学诚.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
[4]  
秦岭造山带三维结构及其动力学分析[J]. 张国伟,郭安林,刘福田,孟庆任,肖庆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
[5]   秦岭岩石圈速度结构与蘑菇云构造模型 [J].
袁学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09-215
[6]   秦岭变质地层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张宗清 ;
张国伟 ;
付国民 ;
唐索寒 ;
宋彪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16-222
[7]   东秦岭及邻区壳、幔地球化学分区和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本仁 ;
张宏飞 ;
赵志丹 ;
凌文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01-208
[8]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于在平 ;
孙勇 ;
周鼎武 ;
郭安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193-200
[9]   华北与扬子克拉通早期相互关系的Nd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J].
凌文黎,张本仁,张宏飞,骆庭川 .
矿物岩石, 1996, (01) :74-80
[10]  
秦岭造山带的结构构造[J]. 张国伟,孟庆任,赖绍聪.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