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南部大陆架14ka来微型双壳类营养结构与海流活动

被引:2
作者
冯伟民
蓝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南京
关键词
南沙群岛海区; 海流; 微型双壳类; 食悬浮物类; 食沉积物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1 [海流];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双壳类食悬浮物类与食沉积物类的发育变化是反映水动力环境的一种指标。对南海南部NS93- 1 2 - 58柱样 1 4ka来微型双壳类营养结构分析表明 ,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向冰后期全新世转化阶段 ,食沉积物类一度较为发育 ,表明南海南部表层环流很不活跃 ,从这一转化阶段到全新世早期 ,双壳类食悬浮物类与食沉积物类的比例有规律地变大 ,表明随着气候转暖 ,海水温度增高 ,海平面上升 ,海流作用显著增强。该柱样整样分析表明 ,双壳类食悬浮物类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显示了 1 4ka来南海海流作用一直比较强烈。在全新世中晚期 ,双壳类主要栖息在次表层水团的海底 ,仍以食悬浮物类为主 ,可能与南海南部陆坡上升流发育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南海晚第四纪表层古生产力与东亚季风变迁 [J].
翦知  ;
王律江 ;
M.Kienast .
第四纪研究, 1999, (01) :32-40
[2]   冰期时的中国海——研究现状与问题 [J].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0, (02) :111-124
[3]   东海双壳类二新种 [J].
徐凤山 .
海洋与湖沼, 1980, (04) :337-340
[4]  
南沙群岛及邻近海区晚第四纪的微体生物与环境[M]. - 海洋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