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的非线性与异质性经济增长效应——基于平滑转换模型与分位数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17
作者
何宜庆
王茂川
机构
[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经济增长; 平滑转换模型; 分位数模型;
D O I
10.13734/j.cnki.1000-5315.2021.01.007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基于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平滑转换模型与分位数模型,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考虑内生性的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门槛效应,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后,能一步激发其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分维度来看,覆盖广度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表现为逐渐递增的非线性变化,使用深度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而数字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存在逐渐递减的非线性特征;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欠发达地区更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数字金融发展对传统私人借贷市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J].
吴雨 ;
李成顺 ;
李晓 ;
弋代春 .
管理世界, 2020, 36 (10) :53-64+138+65
[2]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
郭峰 ;
王靖一 ;
王芳 ;
孔涛 ;
张勋 ;
程志云 .
经济学(季刊), 2020, 19 (04) :1401-1418
[3]   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 [J].
汪亚楠 ;
谭卓鸿 ;
郑乐凯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07) :92-112
[4]   数字金融发展、渠道效应差异和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J].
战明华 ;
汤颜菲 ;
李帅 .
经济研究, 2020, 55 (06) :22-38
[5]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 [J].
钱海章 ;
陶云清 ;
曹松威 ;
曹雨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06) :26-46
[6]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 [J].
唐松 ;
伍旭川 ;
祝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5) :52-66+9
[7]   数字金融能提振实体经济吗 [J].
汪亚楠 ;
叶欣 ;
许林 .
财经科学, 2020, (03) :1-13
[8]   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现实表征与化解进路 [J].
何宏庆 .
兰州学刊, 2020, (01) :68-78
[9]   数字经济时代下新金融业态风险的识别、测度及防控 [J].
李苍舒 ;
沈艳 .
管理世界, 2019, 35 (12) :53-69
[10]   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 [J].
王姝楠 ;
陈江生 .
上海经济研究, 2019, (12) :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