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对Bt的抗性筛选及交互抗性研究

被引:54
作者
梁革梅
谭维嘉
郭予元
不详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棉铃虫; Bt; 抗性; 交互抗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2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通过室内筛选获得了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 ( Hübner)对 Bt杀虫剂、Bt毒蛋白和转 Bt基因棉的抗性种群 ,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与其它 Bt、化学杀虫剂、新鲜转 Bt基因棉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 ,经 1 6代筛选 ,棉铃虫对 3种 Bt都可以产生抗性 ,抗性上升的快慢顺序是 :Bt杀虫剂 >Bt毒蛋白 >转 Bt基因棉。筛选过程中 ,棉铃虫 7日龄幼虫的体重和成虫羽化率变化明显 ,被选为确定筛选剂量的标准。棉铃虫对 Bt产生抗性后 ,与含有相同基因的其它 Bt产品存在正交互抗性 ,与含有不同基因型的 Bt有较低的交互抗性或负交互抗性。用田间新鲜棉叶测定也得到相同的结果。抗性种群的 7日龄幼虫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辛硫磷、硫丹的敏感性明显提高 ,但不同种群的 3龄幼虫的反应差异较大。已经对转 Bt基因棉花有抗性的棉铃虫 ,取食新鲜的转 Bt基因棉棉叶死亡率明显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人工饲养棉铃虫技术的改进 [J].
梁革梅 ;
谭维嘉 ;
郭予元 .
植物保护, 1999, (02) :16-18
[2]   棉铃虫对Bt生物农药早期抗性及与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关系 [J].
沈晋良 ;
周威君 ;
吴益东 ;
林祥文 ;
朱协飞 .
昆虫学报, 1998, (01) :9-15
[3]   B.t杀虫剂预处理缓解棉铃虫对化学农药抗性及机理的研究 [J].
谭维嘉 ;
梁革梅 ;
郭予元 ;
王武刚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5) :14-20
[4]   棉铃虫大暴发主导因素及对策 [J].
慕立义 .
昆虫知识, 1994, (06) :3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