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牧业气候资源综合区划及评价

被引:14
作者
周秉荣 [1 ,2 ]
胡爱军 [1 ]
陈国茜 [1 ]
张海静 [3 ]
何永清 [3 ]
张成祥 [3 ]
机构
[1]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牧业气候资源; 区划; 评价; 青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青海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牧业气候资源类型也非常丰富。全球变化背景下,青海省呈现降水增多,气温升高、有效积温增加趋势,农牧业气候资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采用青海省1961年-2008年全省54个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建立了青海省≥0℃年积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空间推算模式,得到青海省500m×500m网格化气候资源要素空间分布结果;结合青海省第二次气候资源区划指标,建立了≥0℃年积温、年降水、7月平均气温三级气候区划指标体系:以≥0℃年积温500℃、1500℃、2000℃、3000℃作为寒冷、寒温、冷温、凉温、暖温一级气候区的阈值;年降水50mm、200mm、400mm、600mm为极干、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二级气候区的阈值;7月平均气温6.0℃、11.5℃、13.5℃、18.0℃为种植青饲料、青稞或小油菜、春小麦、冬小麦三级气候区的阈值。按照上述指标,将青海省划分为39类气候区。对其中12类气候区的降水、气温及气象灾害等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区适宜种植作物以及农牧业生产、发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青海省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研究 [J].
周秉荣 ;
李凤霞 ;
颜亮东 ;
张海静 ;
何永清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4) :495-499
[2]   黄淮麦区小麦拔节后霜冻的农业气候区划 [J].
钟秀丽 ;
王道龙 ;
赵鹏 ;
闫旭宇 ;
苏常红 ;
孙忠富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01) :11-15
[3]   专家分类器在京白梨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J].
权维俊 ;
赵新平 ;
郭文利 ;
叶彩华 ;
唐广 .
气象科技, 2007, (06) :849-852+909
[4]   青海省冷凉气候资源分区及其开发利用 [J].
颜亮东 ;
伏洋 ;
李凤霞 ;
周秉荣 .
资源科学, 2006, (01) :157-162
[5]   青海高原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征 [J].
陈芳 ;
马英芳 ;
李维强 .
气象科技, 2005, (03) :231-234
[6]   基于GIS的山东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研究 [J].
冯晓云 ;
王建源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02) :60-62
[7]   GIS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J].
马晓群 ;
王效瑞 ;
徐敏 ;
张家鼎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105-108
[8]   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栅格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J].
任传友 ;
于贵瑞 ;
刘新安 ;
牛栋 ;
李正泉 ;
范辽生 .
资源科学, 2003, (01) :66-71
[9]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农业气候区划 [J].
刘玉莲 ;
邹立尧 .
黑龙江气象, 2002, (03) :37-38
[10]   “星座”聚类法在县级气候区划中的应用研究 [J].
陈同英 .
农业技术经济, 2002, (01)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