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分类治理的发展脉络及其张力

被引:7
作者
韩俊魁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分类治理; 政治思维; 技术路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社会组织的类型日益多元化,而目前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未能围绕其分类治理进行有效整合。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政治思维以及技术路线之间的巨大张力。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分类治理的诸发展阶段中,这种张力清晰可见。为更好实现国家治理战略,应当将宪法和社会组织法律中的身份平等、法人自治、公平竞争作为始基性原则,进而派生出按组织规模大小、不同领域确定税收优惠、登记与否等次级标准,最大限度地将政治思维转化为技术路线,并通过稳定自洽的逻辑建构社会组织治理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M].高丙中; 袁瑞军;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中国民间组织30年.[M].王名;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  
结社自由及其限制.[M].刘培峰;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  
中国民间组织年志.[M].《中国民间组织年志》编辑委员会编;古俊贤;潘继生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5]  
国际民间组织合作实务和管理.[M].黄浩明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