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诱导下杂种杨无性系叶角和叶绿体的运动

被引:22
作者
张守仁
高荣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2] 北京
[3]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
关键词
杂种杨; 无性系; 光诱导; 叶角运动; 叶绿体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自然光结合人工光源对几个杂种杨无性系叶片进行处理后 ,对其在两种光环境下 3种叶角 (方位角、方向角、悬挂角 )和叶绿体的运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各无性系的叶角运动在晴天比阴天强烈 ,特别是三倍体无性系最为明显。晴天上午 9:0 0~ 1 1 :0 0 ,三倍体无性系 ZH6和 B3 4 6通过方位角运动来避免强光胁迫。各无性系主要通过方向角和悬挂角的变化来调节获得最佳太阳辐射 ,在中午受到强光胁迫时存在明显的“避光运动”。三倍体无性系和某些二倍体无性系在避光运动方式上是不同的 ,三倍体无性系 ZH6和 B3 4 6采用叶片下垂形式 ,而二倍体无性系 B1 1则采用叶片竖立方式。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 ,植物的节律性运动可能参与了叶角运动。受光胁迫时 ,栅栏组织的叶绿体通过不同的运动排列方式来实现对光辐射的最佳吸收。强光胁迫下叶绿体沿径向细胞壁排列 ,以尽量减少接受过量的太阳辐射。处于弱光条件时 ,叶绿体则充满整个细胞 ,以扩大上太阳辐射的表面积。三倍体无性系对光诱导的敏感程度要高于二倍体无性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分胁迫下的大豆叶取向 [J].
杨玲 ;
王韶唐 .
西北植物学报, 1992, (01) :46-51
[2]  
Leaf movement, stress avoidance and photosynthesis in Vitis californica[J] . J. A. Gamon,R. W. Pearcy.Oecologia . 1989 (4)
[3]  
Ecophysiology of two solar tracking desert winter annuals[J] . I. N. Forseth,J. R. Ehleringer.Oecologia . 1983 (1)
[4]   SOLAR TRACKING RESPONSE TO DROUGHT IN A DESERT ANNUAL [J].
FORSETH, I ;
EHLERINGER, JR .
OECOLOGIA, 1980, 44 (02) :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