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家学说的演进逻辑

被引:14
作者
陈周旺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国家; 虚幻的共同体; 国家自主性; 市侩化政治; 社会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D03 [国家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0302 ; 030201 ;
摘要
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独立的地位。早期马克思用"林木偶像"来隐喻现代国家。透过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现代国家作为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这一观念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后国家政权的研究,马克思意识到,资本主义现代国家有可能演化为一种独立的、保守的政治力量,马克思指出这是资产阶级不能直接统治的后果,也是资产阶级市侩化政治的集中表现。针对国家机器不可改良的性质,马克思提出要"打碎国家机器",并且以巴黎公社为原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共和国"这一替代性政治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M].(美) 施米特;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论革命.[M].(美) 阿伦特 (Arendt;H.) ; 著.译林出版社.2007,
[3]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M].(英) 伯尔基;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5]  
民族—国家与暴力.[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
[6]  
利维坦.[M].[英]霍布斯(Hobbes) 著;黎思复;黎廷弼 译.商务印书馆.1985,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1,
[8]  
Marx's analysis of the French class structure.[J].Peter Hayes.Theory and Society.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