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季气溶胶化学成分的高分辨率观测及来源分析

被引:7
作者
王丽丽 [1 ,2 ]
张仁健 [2 ]
李定龙 [1 ]
荆俊山 [2 ]
机构
[1]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化学成分; 富集因子; 因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1年9月30日~10月6日在北京北三环和北四环之间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塔院内使用步进采样仪对气溶胶进行了高分辨率连续采样(每2h采集1个样品),并对样品用PIXE方法进行了元素分析,得到20种元素的浓度。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各元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日变化特征显著,早晚出现峰值。降雨期间Ti、Si、Fe等元素浓度急剧下降。S、Pb、Cl、Zn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气溶胶元素的富集因子很高。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秋季大气气溶胶主要源于土壤尘、燃煤尘、工业源和汽车尾气排放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99 / 4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Number Concentrations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Aerosol Particles for a Dust Storm Event in Beijing[J]. 张仁健,韩志伟,沈振兴,曹军骥.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8(01)
[2]   云南丽江大气气溶胶的化学成分谱分析 [J].
张仁健 ;
邹捍 ;
沈振兴 ;
王玮 .
高原气象, 2007, (06) :1319-1323
[3]   2004年北京秋季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和来源特征 [J].
浦一芬 ;
吴瑞霞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739-744
[4]   大气中PM10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污染变化特征分析 [J].
王珩 ;
于金莲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98-102
[5]   北京北郊冬季低空大气气溶胶分析 [J].
杨东贞 ;
于海青 ;
丁国安 ;
王淑凤 ;
何耑士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13-126
[6]   北京地区春末─秋初气溶胶理化特性的观测研究 [J].
许 黎 ;
冈田菊夫 ;
张 鹏 ;
张代洲 ;
石广玉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3) :401-411
[7]   采暖期前和采暖期北京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J].
张仁健 ;
王明星 ;
胡非 ;
徐永福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2, (01) :75-81
[8]   北京市大气细粒态气溶胶的化学成分研究 [J].
谢骅 ;
王庚辰 ;
任丽新 ;
魏超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5) :49-52
[9]   大气气溶胶研究的前沿问题 [J].
王明星 ;
张仁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1) :119-124
[10]   气溶胶与气候 [J].
王明星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