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哺乳动物在高寒环境中的生存对策Ⅱ——高原鼠兔和根田鼠非颤抖性产热(NST)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50
作者
王德华
王祖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非颤抖性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NST); 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 热能调节(Thermoregulation);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 生存对策(Survival strategy);
D O I
10.16829/j.slxb.1990.01.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生存在高寒地区的两种非冬眠草食性小哺乳动物——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和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的非颤抖性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NST)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测定,并对NST与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高寒环境中非冬眠草食性小哺乳动物的生存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小哺乳动物在高寒环境中的生存对策 Ⅰ.高原鼠兔和根田鼠褐色脂肪组织(BAT)重量和显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J].
王德华 ;
王祖望 .
兽类学报, 1989, (03) :176-185+236
[2]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小哺乳动物能量动态的研究 Ⅱ.通过高原鼠兔种群能流的初步估计 [J].
王祖望 ;
刘季科 ;
苏建平 ;
刘阳 ;
窦丰满 .
兽类学报, 1987, (03) :189-202
[3]   高原鼠兔似昼夜活动节律的研究 [J].
宗浩 ;
夏武平 .
兽类学报, 1987, (03) :211-223
[4]   根田鼠静止代谢率特征的研究 [J].
贾西西 ;
孙儒泳 .
动物学报, 1986, (03) :280-287
[5]   根田鼠平均每日代谢率及每日能量需要的估计 [J].
贾西西 ;
孙儒泳 .
兽类学报, 1986, (02) :139-146
[6]   高原鼠兔食物资源利用的研究 [J].
蒋志刚 ;
夏武平 .
兽类学报, 1985, (04) :251-262
[7]   聚群与环境温度对黄毛鼠耗氧量的影响 [J].
祝龙彪 ;
王培潮 ;
钱国桢 ;
崔志兴 .
生态学报, 1981, (04) :375-382
[8]   高山草甸小哺乳动物身体热值、水分和脂肪含量的季节变化 [J].
曾缙祥 ;
王祖望 ;
韩永才 ;
何海菊 .
动物学报, 1981, (03) :292-298
[9]   高山草甸生态系—小哺乳动物能量动态的研究 Ⅰ.高原鼠兔和中华鼢鼠对天然食物的消化率和同化水平的测定 [J].
王祖望 ;
曾缙祥 ;
韩永才 ;
张晓爱 .
动物学报, 1980, (02) :184-195
[10]   高原鼠兔和中华鼢鼠气体代谢的研究 [J].
王祖望 ;
曾缙祥 ;
韩永才 .
动物学报, 1979, (01) :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