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以辽东山区主要森林类型为例

被引:11
作者
张德成 [1 ]
殷鸣放 [2 ]
魏进华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信所
[2]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3] 北华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涵养水源; 森林水文学; 灰色关联度; 评价; 辽东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4 [森林蒸发和蒸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阐述了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的理由和步骤,以辽东山区主要森林类型的评价为例,选取的指标包括:平均树冠截留量、枯落物含水量、土壤非毛管孔隙最大含水量、蒸发散量、渗透速率,根据关联度大小,对各森林类型的涵养水源生态效益和各个指标重要程度进行对比,在辽东山区的森林中,落叶松中龄林的涵养水源生态效益最佳,其次为杂木林、红松中龄林、红松幼龄林、落叶松幼龄林和柞树林;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土壤非毛管孔隙最大含水量、蒸发散量、平均树冠截留量、枯落物含水量和土壤渗透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9+104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森林水文研究方法 [J].
黄礼隆,陈祖铭,任守贤 .
四川林业科技, 1994, (01) :14-46
[2]  
森林水文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日]中野秀章 著, 1983
[3]   安吉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分析与评价 [J].
蒋文伟 ;
姜志林 ;
余树全 ;
刘安兴 ;
钱新标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71-74
[4]   西南丘陵山地区土地整理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 [J].
杨庆媛 .
地理研究, 2003, (06) :698-708
[5]   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蒸腾作用 [J].
高人 ;
周广柱 .
辽宁农业科学, 2001, (06) :5-8
[6]   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核算研究 [J].
姜文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34-36+40
[7]   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 [J].
刘友兆 ;
王永斌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3) :59-60
[8]  
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张子儒, 1986
[9]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J].
王秀茹 ;
韩兴 ;
朱国平 ;
张超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3) :151-153
[10]  
流域水文模拟[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赵人俊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