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28
作者
丁士应
任富根
李双保
陈志宏
赵嘉农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
[2] 不详
关键词
构造挖矿; 熊耳山; 豫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挖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构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挖矿型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豫西元古宙盆岭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任富根
    丁士应
    李增慧
    高亚东
    赵嘉农
    [J]. 中国区域地质, 1996, (03) : 49 - 53+41
  • [2]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一)附视频
    孙枢
    从柏林
    李继亮
    [J]. 地质科学, 1981, (04) : 314 - 322
  • [3]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M].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张国伟等著, 1988
  • [4] A Shear-zone models for the Strutural evolution of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es in Southeastern Arizona,Coninenul Exttensional Tectonica .2 Davis. G. H.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