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地理分布特征、绩效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19
作者
唐根年
徐维祥
汪少华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
[2]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 杭州 
[3] 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块状经济、地理分布特征; 绩效; 机制;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3.04.012
中图分类号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浙江区域块状经济这种新型的产业空间集群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经济现象,而且特定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资源压力和市场竞争条件下产生的必然经济运动的结果,是浙江人在培育市场经济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成功发展模式。在中国的浙江,全省86个县、市中有85个县、市拥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地理分布特征。按其成因和地理位置可将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概括为:环杭州湾平原区位型、浙东南沿海"温州模式"型、浙中金衢盆地资源匮乏开拓型和浙西南地方资源开发型等四大特征分区;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块状经济运行绩效的研究表明,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地域空间模式,对于提高区域工业的竞争力、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浙江市场的繁荣、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探讨了基于中小企业与大市场成功对接的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形成机制,提出了中小企业的集群成长及其与市场的成功对接是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区域块状经济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的内涵、特征及对接度研究 [J].
徐维祥 ;
张静尧 ;
卢丽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7) :49-54
[2]   推进浙江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思考 [J].
黄勇 ;
宋炳坚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5) :43-48+56
[3]  
小企业集群研究.[M].仇保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