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标记语和语义/语用界面

被引:40
作者
冯光武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
关键词
意义; 语义/语用界面; 语用标记语; 语法化;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05.03.001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语用与语义的纠葛从语用学诞生的那天就开始了。语义研究和语用研究的划分纷繁复杂,但归纳起来大致有:(i)它们是语言研究的不同分相,彼此独立、又相互补充;(ii)语用学是语义学的“废纸篓”,处理语义学不能处理的意义问题;(iii)语义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形式,语用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使用,两者互有交叉;(iv)语义研究关照句子意义、真值条件意义、命题意义和脱离语境的意义,语用研究关照说话人意义、非命题意义和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本文从语言哲学有关意义的理论说起,简要介绍众说纷纭的语义/语用界面理论,再用话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语用标记语—来说明我们很难将语义研究和语用研究进行截然分割,最后指出语法化理论能给语义/语用界面研究带来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112 +1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 [J].
冯光武 .
现代外语, 2004, (01) :24-31+104
[2]   You Don't Say? [J].
Kent Bach .
Synthese, 2001, 128 :15-44
[3]   The myth of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J].
Bach K. .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999, 22 (4) :327-366
[4]  
Paul Gri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J] . Stephen Neale.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 199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