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抑郁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25
作者
罗英姿
王湘
朱熊兆
姚树桥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抑郁; 青少年; 人口统计学因素; 危险因素;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08.03.032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调查高中学生的抑郁症状,探讨青少年抑郁水平与人口学分布之间的具体关系,寻找关键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方法:被试为湖南城乡三所中学的1561名就读高中生,均完成了包括性别、同胞状况、居住地、社会经济水平(父母教育水平及家庭月收入等)在内的一般情况调查,抑郁症状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调查。结果:居住地为农村、女性、非独生子女、以及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青少年,抑郁水平显著高于与其对照的被试。多分类有序变量Logisi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是抑郁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OR值为0.787)。结论:不同人口学背景的高中生抑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是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干预。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广西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东 ;
覃玫 ;
韦弘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7, (05) :524-526
[2]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J].
徐勇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05) :458-460
[3]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J].
易春丽 ;
钱铭怡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06) :130-132
[4]   不同背景的中学生抑郁障碍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J].
李一云 ;
季建林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07) :34-34
[5]   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J].
冯正直 ;
张大均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02) :11-13
[6]   中学生抑郁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 [J].
王极盛 ;
丁新华 .
中国学校卫生, 2003, (04) :336-338
[7]   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J].
张洪波 ;
陶芳标 ;
曾广玉 ;
曹秀菁 ;
许韶君 ;
余霞玲 .
中国学校卫生, 2001, (06) :497-498
[8]   CES-D的结构分析及其在成年人的试用 [J].
辛涛 ;
申继亮 ;
不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1997, (01) :19-21
[9]  
Mood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 epidemiologic perspective[J] . Ronald C Kessler,Shelli Avenevoli,Kathleen Ries Merikangas.Biological Psychiatry . 2001 (12)
[10]   Self-reporte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J].
Liu, XC ;
Ma, DD ;
Kurita, H ;
Tang, MQ .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1999, 34 (01)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