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线粒体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英文)

被引:20
作者
高天翔
李健
王清印
刘进贤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4] 山东青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
[5] 山东青岛
关键词
中国对虾; 16SrRNA; 序列分析; 对虾科; 亲缘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是我国海洋渔业重要的经济虾种之一。本研究以相应引物对野生群体和人工培育第1代、第4代、第5代、第6代群体(CP1、CP4、CP5、CP6)的各2个个体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测得的16SrRNA基因片段长为520bp,10个中国对虾个体间无碱基差异,其A、T、G、C含量分别为171bp(32.88%)、176bp(33.85%)、104bp(20.00%)、69bp(13.27%),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利用其中长度为413bp的同源序列,以环斑鼓虾(Alpheusarmillatus)为外群探讨了对虾科(Penaeidae)中的对虾属、美对虾属、明对虾属、囊对虾属和滨对虾属5个属(Penaeus,Farfantepenaeus,Fenneropenaeus,Marsupenaeus,Litopenaeus)12种对虾间的系统关系。以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可将以上12种虾类分为两个大群: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先聚到一起后与日本对虾聚成一大群;美对虾属、滨对虾属个体各聚成1支后聚成一大群,最后与中国对虾等聚到一起。同时可见,小褐美对虾(F.subtilis)与保罗美对虾(F.paulensis)、南方滨对虾(L.schmitti)与白滨对虾(L.setiferus)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Note: Low Genetic Variation of Penaeus chinensis as Revealed by Mitochondrial COI and 16S rRNA Gene Sequences[J] . Jiexia Quan,Xue-mei Lü,Zhimeng Zhuang,Jixun Dai,Jingyao Deng,Ya-ping Zhang.Biochemical Genetics . 2001 (7)
[2]  
Penaeus chinensis in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 and its management. Deng J, Ye C, Liu Y. Ocean Press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