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恒山温带草原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交错区植被生态研究

被引:6
作者
马晓勇
上官铁梁
张峰
机构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恒山南北坡植被; 群丛; 群系; TWINSPAN; DC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中国植被分区上,山西恒山是温带草原地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交错区。采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恒山南北坡植被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TWINSPAN分类结果将南北坡的植被分别划分为16个群丛和20个群丛,分别隶属于16个和20个群系。DCA排序较好的印证了其分类结果:DCA排序第一轴反映海拔、温度的变化,南坡植被随海拔的升高,从耐旱的山蒿灌丛向寒温性的针叶林过渡,北坡由旱生的长芒草草原也向寒温性的针叶林过渡;第二轴反映湿度的变化,排序轴从上到下,南坡由低海拔的山蒿群丛向高海拔的华北落叶松群丛,北坡是由长芒草、碱茅群丛向青杨群丛过渡。DCA排序结果显示,南北坡基带植被的群丛组成迥然不同,南坡基带为山蒿群丛、三裂叶绣线菊-山蒿+赖草群丛、虎榛子-披针叶苔草群丛,是落叶阔叶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植被类型;北坡基带为长芒草群丛、碱茅+千里光群丛、三裂叶绣线菊-硬质早熟禾群丛、山菊+硬质早熟禾群丛,具有典型的草原植被特征,这与它们所处的植被带有较高的吻合度。南北坡随海拔升高,植被类型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对南北坡群系的比较结果表明:有4个群系为南北坡共有,但群丛数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三裂叶绣线菊群系、山蒿群系在南坡的群丛数要比北坡多,披针叶苔草群系在北坡的群丛数要比南坡多,华北落叶松群系分布大致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372 / 33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恒山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J].
上官铁梁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5) :958-965
[2]   我国栗属物种(Castanea millissima)地理分布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J].
刘国华 ;
方精云 .
生态学报, 2001, (01) :164-170
[3]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及常见种的分布与Kira指标的关系 [J].
倪健 ;
宋永昌 .
生态学报, 1998, (03) :26-28+38-40
[4]   中国水青冈属植物地理分布初探 [J].
洪必恭 ;
安树青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3, (03) :229-233
[5]   山西朔县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生态经济意义 [J].
上官铁梁 ;
张峰 ;
刘玉山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1, (04) :355-362
[6]   朔县植被及其保护利用改造对策 [J].
张峰 ;
上官铁梁 ;
刘玉山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4) :450-456
[7]   山西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分析 [J].
上官铁梁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01) :104-111
[8]   关于晋西北部森林与草原的界线及森林草原带的划分 [J].
张金屯 ;
上官铁梁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2) :68-73
[9]   山西省东北部植被的研究 [J].
上官铁梁 ;
滕崇德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03) :58-66
[10]   东北地带性植被建群种及常见种的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徐文铎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3, (03) :26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