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岸带湿地变化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吝涛 [1 ]
薛雄志 [1 ]
Shawn Shen [2 ]
卢昌义 [1 ]
机构
[1]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圣玛丽大学国际发展系哈里法克斯BHC
关键词
生态影响; 海岸带湿地; 厦门海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模型,对厦门海岸带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压力)、成分退化和结构改变(状态)以及对厦门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响应力)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厦门海岸带湿地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海岸带围垦造地、近海滩涂养殖和九龙江河口输入;状态变化突出表现在浅海海域面积的减少,红树林的面积减少,近岸泥沙淤积,沉积物类型改变和沉积物污染;主要影响是造成厦门海域水质下降、近海底栖生物类型改变、航道泥沙淤积、水产养殖产量下降和珍稀海洋物种分布和数量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 [J].
林鹏 ;
张宜辉 ;
杨志伟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S1) :1-6
[2]   近岸海域污染的生态效应评价 [J].
薛雄志 ;
杨喜爱 .
海洋科学, 2004, (10) :75-81
[3]   海岸工程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厦门西海域案例研究附视频 [J].
杨喜爱 ;
薛雄志 .
海洋科学, 2004, (01) :76-78
[4]   厦门文昌鱼遗传多样性研究 [J].
周涵韬 ;
连玉武 ;
邱检萍 ;
叶帆 ;
曾国寿 .
海洋科学, 2003, (11) :68-74
[5]   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J].
张永泽 ;
王? .
生态学报, 2001, (02) :309-314
[6]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的化学特征 [J].
陈松 ;
廖文卓 ;
许爱玉 ;
骆炳坤 .
台湾海峡, 1992, (02) :131-137
[7]   沉积物化学 [J].
黄剑霞 .
台湾海峡, 1988, (01) :62-65
[8]   Methodolog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Safety Standards for the Technogenic Impact of Miner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J].
K. N. Trubetskoi ;
Yu. P. Galchenko .
Russian Journal of Ecology, 2004, 35 :65-70
[9]   The impact of vertebrate herbivores on wetland vegetation in Atchafalaya Bay, Louisiana [J].
Evers, DE ;
Sasser, CE ;
Gosselink, JG ;
Fuller, DA ;
Visser, JM .
ESTUARIES, 1998, 21 (01) :1-13
[10]  
Y. S. Wong,N. F. Y. Tam,C. Y. Lan.Mangrove wetlands as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a field trial[J].Hydrobiologia,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