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结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

被引:44
作者
陈旭 [1 ]
邱斌 [2 ]
刘修岩 [2 ]
李松林 [3 ]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多中心结构; 全球价值链; U型关系; 中介效应;
D O I
10.19985/j.cnki.cassjwe.2019.08.005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6 ;
摘要
本文基于制造业出口企业面板数据从多中心结构视角探讨了区域空间结构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中心结构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先抑后扬的U型特征,在区分了企业所处城市规模、行业要素密集度和生产规模的差异之后,此结论依然稳健。同时,本文测算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1/3省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已处于随多中心结构发展而上升的阶段。此外,区域内多中心城市网络能够通过推动市场一体化、促进要素流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途径提高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96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最低工资和出口的国内附加值: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 [J].
崔晓敏 ;
余淼杰 ;
袁东 .
世界经济, 2018, 41 (12) :49-72
[2]   城市蔓延、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出口参与——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陈旭 ;
秦蒙 ;
刘修岩 .
财贸经济, 2018, 39 (10) :145-160
[3]   中国的市场分割会导致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下降吗 [J].
吕越 ;
盛斌 ;
吕云龙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5) :5-23
[4]   人才何以成为红利——源于价值链攀升的证据 [J].
戴翔 ;
刘梦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4) :98-116
[5]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影响因素——基于人口分布的形态单中心——多中心视角 [J].
孙斌栋 ;
华杰媛 ;
李琬 ;
张婷麟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10) :1294-1303
[6]   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与地区收入差距 [J].
刘修岩 ;
李松林 ;
陈子扬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0) :25-43
[7]   中间品市场分割与制造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 [J].
吕越 ;
吕云龙 ;
高媛 .
产业经济研究, 2017, (05) :51-61
[8]   本土市场规模扩张如何引领价值链攀升 [J].
戴翔 ;
刘梦 ;
张为付 .
世界经济, 2017, 40 (09) :27-50
[9]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 [J].
刘奕 ;
夏杰长 ;
李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7) :24-42
[10]   政府合作、市场整合与城市群经济绩效——基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实证检验 [J].
张学良 ;
李培鑫 ;
李丽霞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4) :1563-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