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班村新石器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人类环境学上的意义

被引:44
作者
孔昭宸
刘长江
张居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
关键词
植物遗存; 人类环境; 新石器遗址; 渑池班村;
D O I
10.16359/j.cnki.cn11-1963/q.1999.04.008
中图分类号
Q988 [人类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文依据地处黄河中游二级阶地的渑池县班村遗址中浮选出的大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鉴定后得知 ,在约 70 0 0 a BP裴李岗文化层中有栎、朴、山茱萸、紫苏和野大豆 ,反映当时该地的植被应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古代先民主要以渔猎采集植物为生 ,至约 4 5 0 0 a BP前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层中出现的是大量粟和黍等栽培农作物的种子 ,表明当时先民已转变成驯养栽培经济 ,自然植被遭受破坏。这些植物遗存的发现 ,在植物学、环境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上 ,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八千年前水稻遗存的发现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 [J].
孔昭宸 ;
刘长江 ;
张居中 .
考古, 1996, (12) :78-83+103
[2]   研究动物考古学的目标、理论和方法 [J].
袁靖 .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95, (01) :59-68
[3]   舞阳史前稻作遗存与黄淮地区史前农业 [J].
张居中,孔昭宸,刘长江 .
农业考古, 1994, (01) :68-77
[4]   略论华北的早期新石器文化 [J].
安志敏 .
考古, 1984, (10) :936-944
[5]  
中国的全球变化预研究[M]. - 气象出版社 , 叶笃正主编, 1992
[6]  
环境考古研究[M]. - 科学出版社 , 周昆叔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