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修宪的政治性特征及其缺陷

被引:1
作者
姜仿其
机构
[1] 嘉兴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修宪; 政治性特征; 政治性缺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通过对我国9次修宪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中国修宪具有修宪频率较高、修宪程序尚待完善、修宪过程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修宪内容政策化等四大政治性特征,分析了中国修宪中存在现行宪法的缺陷、修宪机制过于单一、修宪领导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宪政制度不够完善、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等五大政治性缺陷,为理解中国特色修宪,为修宪专家不断完善修宪行为提供政治学诠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胡锦涛; 报告.民族出版社.2007,
[2]  
中国政府概要.[M].杨凤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M].王贵秀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  
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M].(荷)马尔赛文(Maarseveen;H.Van);(荷)唐(Tang;G.Vander)著;陈云生译;.华夏出版社.1987,
[5]   82年宪法与中国宪政——写在82年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之际 [J].
周叶中 ;
江国华 .
法学评论, 2002, (06) :3-9
[6]   应为全面修改现行宪法做充分的理论准备 [J].
杨海坤 .
法学家, 2000, (03) :22-23
[7]   从宪法文本谈修宪方式 [J].
蔡定剑 .
法学, 1999, (12) :11-12
[8]   论我国现行“政策性修宪”模式的局限性 [J].
殷啸虎 ;
房保国 .
法学, 1999, (12) :8-11
[9]   宪法修改与宪法在下世纪初的发展(笔谈会) [J].
童之伟 ;
陈洪波 ;
王亚平 ;
李龙 ;
吴汉东 ;
吴越 ;
韩大元 ;
王磊 ;
刘茂林 ;
齐文远 ;
杨海坤 ;
胡锦光 ;
周永坤 ;
范忠信 ;
秦前红 ;
周冶陶 ;
徐国栋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3) :3-30
[10]   论立法解释制度的是与非及其他 [J].
陈斯喜 .
中国法学, 1998, (03)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