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锢囚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多尺度结构分析

被引:21
作者
易笑园 [1 ,2 ,3 ]
李泽椿 [1 ,3 ]
姚学祥 [4 ]
王红艳 [1 ]
孙晓磊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天津市气象台
[3] 国家气象中心
[4] 河北省气象局
关键词
锢囚状中尺度对流系统; 多尺度结构; 演变; 风场反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多普勒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等监测资料、1°×1°NCEP再分析资料和4DVAR雷达反演低层风场资料,运用雷达拼图图形叠加、剖面和中尺度滤波等分析手段,对2007年7月18日华北东部一个锢囚状α中尺度对流系统(MαCS)的多尺度空间、动力结构及其演变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结果表明:(1)MαCS生命史分为发生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从卫星云图资料看,其冷云盖的形态由条状演变为单一云顶的圆形,再演变成多个云顶的多角形。从雷达资料行,冷云盖下两条交叉的β中尺度强回波带由数个具有独立回波核和生命史的MγCS有组织地排列而成。MαCS尚末锢因时,MγCS非常活跃,造成多处强降水;锢囚时,MβCS上的MγCS排列紧密,独立边界模糊,且锢囚点与冷云盖中心正好对应,此时云顶亮温(TBB)达到最低点(-80.16℃);消散时,回波顶和反射率图像上"人"字形结构消失,均呈现出涡旋回波特征,云顶而积达到最大(14.46×10~4km2)。(2)MαCS内部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垂直速度中心在600—500hPa。中尺度滤波后可见,200 hPa上的中尺度反气旋环流影响着冷云盖的形状;700 hPa的中尺度气旋性环流起到将冷空气从其后部卷入MαCS的作用。(3)MαCS内部组织结构与低层气流水平分布关系密切。MαCS发展时,原本与背景主导气流一致的西南入流在大小、方向上均发生变化,而形成辐合线;成熟时,西南暖湿入流减少、西北干冷空气进入;随着气流趋于一致的偏西气流、MαCS内部辐合减弱,且暖湿高能源被干冷气流切断,MαCS进入消散期。(4)对流系统的触发取决于地面θse等值线密集区内的地面辐合线,其维持和减弱与地面能量分布有关。锢囚状中尺度对流系统与锢囚锋天气系统在尺度上有所不同,但在形态上和形成机理上,却有相似之处。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6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动力诊断与数值模拟研究.[D].姚学祥.南京气象学院.2004, 03
[2]   2005年6月华南特大连续性暴雨的环境条件和中尺度扰动分析 [J].
慕建利 ;
王建捷 ;
李泽椿 .
气象学报, 2008, (03) :437-451
[3]   中国及周边地区夏季中尺度对流系统分布及其日变化特征 [J].
郑永光 ;
陈炯 ;
朱佩君 .
科学通报, 2008, (04) :471-481
[4]   北京及周边地区5~8月红外云图亮温的统计学特征及其天气学意义 [J].
郑永光 ;
陈炯 ;
陈明轩 ;
王迎春 ;
丁青兰 .
科学通报, 2007, (14) :1700-1706
[5]   四维变分方法反演低层风场能力研究 [J].
牟容 ;
刘黎平 ;
许小永 ;
庄薇 .
气象, 2007, (01) :11-18+129
[6]   2003年7月4~5日淮河流域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观测分析 [J].
孙建华 ;
周海光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6, (06) :1103-1118
[7]   2003年6月30日梅雨锋大暴雨β和γ中尺度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反演 [J].
周海光 ;
王玉彬 .
气象学报, 2005, (03) :301-312
[8]   1998年6月8~9日香港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J].
孙健 ;
刘淑媛 ;
陶祖钰 ;
王洪庆 .
大气科学, 2004, (05) :713-721+801
[9]   黄河下游春季一次MαCS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 [J].
卓鸿 ;
姚秀萍 ;
郑永光 ;
刘爱梅 ;
尹承美 .
气象学报, 2004, (04) :504-511+513
[10]   暴雨雨团中β尺度流场结构的数值模拟 [J].
吴庆丽 ;
陈敏 ;
王洪庆 ;
陶祖钰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18) :1437-1440+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