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莪术油的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布鸣 [1 ]
苏小川 [2 ]
白懋嘉 [3 ]
林霄 [1 ]
柴玲 [1 ]
机构
[1]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2]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南宁万家辉香料有限公司
关键词
莪术油;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化学成分; 比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萃取两种不同方法提取得到的莪术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分别从中分离出60余和90余个组分,并确认了其中50多种化学成分,得到鉴定的组分峰面积占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根据成分鉴定结果,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莪术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莪术油组分不完全相同,含量也不尽相同,但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超临界CO2萃取的莪术油所含化学成分较多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重组分较多。同时,对不同方法提取的莪术油中莪术醇等主要特征成分,采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测定。研究结果可为莪术油的开发与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温莪术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比较研究 [J].
关怀 ;
王地 ;
贾富霞 ;
付利伟 .
北京中医, 2007, (02) :108-110
[2]   超临界CO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温莪术油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J].
李红侠 ;
杨铁耀 ;
杨天亮 ;
葛发欢 ;
潘卫三 ;
杨星钢 ;
陈济民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17) :1445-1446
[3]   GC-MS法建立温莪术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 [J].
周欣 ;
李章万 ;
王道平 ;
梁光义 ;
彭炳先 .
中国中药杂志, 2004, (12) :20-23
[4]   提取技术对温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J].
聂小华 ;
敖宗华 ;
尹光耀 ;
陶文沂 .
药物生物技术, 2003, (03) :152-154
[5]   莪术油的研究进展 [J].
李国栋 ;
许付 ;
沈爱军 .
中国药学杂志, 2002, (11) :6-9
[6]   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的研究 [J].
周欣 ;
梁光义 ;
沈万雁 ;
柴立 .
华西药学杂志, 2002, (03) :201-203
[7]   姜黄属常用中药的研究进展 [J].
王琰 ;
王慕邹 .
中国药学杂志, 2001, (02) :8-1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0
[9]  
天然有机质谱学[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丛浦珠,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