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韦帕”(0713)引发华东暴雨过程的诊断比较

被引:14
作者
余贞寿 [1 ]
冀春晓 [2 ]
倪东鸿 [3 ]
楼丽银 [1 ]
机构
[1] 温州市气象局
[2]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台风暴雨; 湿Q矢量; 螺旋度; 湿位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湿Q矢量、螺旋度、湿位涡对给华东造成严重灾害的超强台风"韦帕"(0713)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登陆前,上述物理量均能提前指示强降水落区,湿位涡有更多提前指示时间,螺旋度次之,湿Q矢量最少;登陆后,三者均能表征台风主体云系降水,湿位涡、螺旋度与强降水有较好对应关系,而湿Q矢量指示强降水位置偏北,但湿位涡会出现一定程度空报现象;台风深入内陆后,螺旋度预报指示明显不如湿位涡、湿Q矢量好,螺旋度指示强降水位置偏东,而湿Q矢量指示强降水范围略偏小;对台风后部强降水,湿Q矢量和螺旋度均未能预报出降水落区,而湿位涡仍有较好的预报效果。从区域平均看,螺旋度与湿Q矢量的预报指示时效小于12 h,而湿位涡超过12 h。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2008年“凤凰”台风暴雨的水汽和螺旋度分析 [J].
刘汉华 ;
唐伟民 ;
赵利刚 .
气象科学, 2010, 30 (03) :344-350
[2]   超强台风“韦帕”的暴雨机制及湿位涡分析 [J].
朱健 ;
罗律 .
气象科学, 2009, 29 (06) :742-748
[3]   超强台风“圣帕”(0709)特大暴雨过程的完全螺旋度分析 [J].
余贞寿 ;
倪东鸿 ;
闵锦忠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1) :45-53
[4]   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产品在螺旋度计算中的应用 [J].
徐芬 ;
夏文梅 ;
胡志群 ;
胡胜 ;
宋娟 .
气象科学, 2007, (05) :495-501
[5]   “龙王”(LONGWANG)台风过程湿位涡的诊断分析 [J].
赖绍钧 ;
何芬 ;
赵汝汀 ;
沈桐立 ;
吴启树 .
气象科学, 2007, (03) :266-271
[6]   影响河北两次相似路径台风的湿位涡对比分析 [J].
何丽华 ;
孔凡超 ;
李江波 ;
梁如意 ;
张维 .
气象, 2007, (04) :65-70
[7]   水汽螺旋度及其在一次江淮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J].
王颖 ;
寿绍文 ;
周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1) :101-106
[8]   近10年中国台风暴雨研究进展 [J].
程正泉 ;
陈联寿 ;
徐祥德 ;
彭涛涌 .
气象, 2005, (12) :3-9
[9]   “碧利斯”台风暴雨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J].
吴启树 ;
沈桐立 ;
沈新勇 .
海洋预报, 2005, (02) :59-66
[10]   影响山东的台风暴雨天气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赵宇 ;
杨晓霞 ;
孙兴池 .
气象, 2004, (04)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