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和耕作对黄土高原冬小麦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牛伊宁
沈禹颖
高崇岳
南志标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渗透; 覆盖; 粗糙度; 结皮; 人工模拟降雨;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6.01.003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人工模拟降雨器对黄土高原冬小麦收获后6个耕作措施:不翻耕(NT),不翻耕+覆盖(NTC),浅翻耕(LT),浅翻耕+覆盖(LTC),深翻耕(DT),深翻耕+覆盖(DTC)处理下土壤的入渗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土壤表面结皮、粗糙度等指标因子。结果表明,在模拟降雨强度为66 mm/h的条件下,覆盖处理的稳定入渗率>60 mm/h,降雨开始的40 m in内,平均入渗量>93%;深翻耕(DT)的稳定入渗率(26.4 mm/h)是浅翻耕(LT)(13.0 mm/h)的2倍,是不翻耕(NT)(6.4 mm/h)的4.1倍,降雨历时20m in时,深翻耕(DT)和浅翻耕(LT)分别比不翻耕处理(NT)减少径流28%和7%,40 m in时,浅翻耕(LT)和不翻耕(NT)处理径流量相当,深翻耕(DT)比这两个处理减少径流30%左右,土壤翻耕后在前期能提高土壤的入渗率,表现出经长年耕作后土壤退化的强烈特征,是“耕地越深,入渗越快”观念的根源;地表结皮是影响降雨入渗的主要因素,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更有利于土壤入渗。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半干旱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不可忽视的土壤氮库—土壤剖面中累积的硝态氮 [J].
李世清 ;
王瑞军 ;
李紫燕 ;
李凤民 ;
邵明安 ;
李生秀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4) :1-13
[2]   地表糙度与水力糙率系数的关系 [J].
郑子成 ;
何淑勤 ;
吴发启 ;
胡建 .
山地学报, 2004, (02) :236-239
[3]   秸秆覆盖对黄土坡面矿质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J].
张亚丽 ;
张兴昌 ;
邵明安 ;
李世清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85-88
[4]   旱地小麦保护性耕作增加播前地表处理的研究 [J].
王建政 ;
古润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4) :139-141
[5]   黄土表面结皮对夏闲坡耕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J].
贾志军 ;
王小平 .
中国水土保持, 2002, (09) :21-22+47
[6]   旱田养分淋溶规律及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 [J].
任丽萍 ;
宋玉芳 ;
许华夏 ;
巩宗强 ;
姚德明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3) :133-136
[7]   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径流中氮的流失过程 [J].
黄满湘 ;
章申 ;
唐以剑 ;
陈喜保 .
土壤与环境, 2001, (01) :6-10
[8]   耕作侵蚀及其农业环境意义 [J].
李勇 ;
张建辉 ;
罗大卫(LobbD.A) ;
张建国 .
山地学报, 2000, (06) :514-519
[9]   旱地表土耕作效应研究 [J].
李洪文 ;
陈君达 ;
高焕文 ;
王树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2) :13-18
[10]   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保护性耕作下的地表径流与水分入渗 [J].
王晓燕 ;
高焕文 ;
杜兵 ;
李洪文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3) :23-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