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寒证家系中发现1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报告

被引:16
作者
王米渠 [1 ]
杨丽萍 [1 ]
丁维俊 [1 ]
高泓 [1 ]
王庆国 [2 ]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遗传教研室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寒证/遗传学; 基因表达;
D O I
10.13288/j.11-2166/r.2006.02.036
中图分类号
R241 [中医诊断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5 ;
摘要
目的:精选家系切入证候研究,深层次地探讨寒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同一家系中的4例虚寒证患者与6名正常人进行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发现此寒证家系中的虚寒证患者与能量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达15个,占此实验中已知功能基因的52%。结论:利用家系进行证候的基因组研究,可排除大量干扰因素,对于复杂的寒证可有效、集中地筛选目标基因,提示寒证家系患者机体能量异常、代谢减慢有相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因表达谱芯片与中医寒证的7类相关基因 [J].
王米渠 ;
冯韧 ;
严石林 ;
王刚 ;
李珉 ;
吴斌 ;
丁维俊 ;
林乔 ;
刘绍唐 ;
张义正 ;
许锦文 .
中医杂志, 2003, (04) :288-289
[2]   论虚寒证基因芯片及生物信息的高起点切入研究——分子中医研究系列报道(1) [J].
王米渠 ;
吴斌 ;
严石林 ;
王刚 ;
李珉 ;
许锦文 .
辽宁中医杂志, 2003, (03) :169-171
[3]   用基因芯片筛选针刺衰老大鼠涌泉穴的318个差异基因初报 [J].
王米渠 ;
张卫 ;
李珉 ;
王刚 ;
吴斌 ;
罗永芬 ;
许锦文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11) :844-847
[4]   中医研究与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 [J].
王米渠 ;
许锦文 ;
林乔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 (03) :1-2
[5]   基因组学对中医证的研究启示 [J].
赵晓珍 ;
李晖 .
中医药信息, 2002, (03) :1-2
[6]   寒热实验研究进展及前瞻 [J].
吴斌 ;
温万芬 ;
王米渠 ;
李炜弘 ;
张卫 .
四川中医, 2002, (01) :18-21
[7]   中医体质的实验研究——寒体和热体大鼠多元素多因子分析 [J].
叶福媛 ;
宋莉君 ;
孙爱贞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0, (02)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