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邵荣标
钱虎
丁昌慧
严建国
汤权
朱金阳
曹树梅
机构
[1] 江苏省盐城市卫生防疫站,江苏省南通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江苏省盐城市卫生防疫站,江苏省盐城市卫生防疫站,江苏省盐城市卫生防疫站,江苏省盐都县中兴镇卫生院,江苏省盐都县中兴镇卫生院
关键词
狂犬病; 狂犬病疫苗; 干扰素类; 接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研究干扰素 (IFN) +2针 2针 1针 ( 2 2 1)程序和 2 2 1程序应用的可行性 ,探讨IFN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IFN +2 2 1程序 :于 0、7、14d分别注射 5 0、5 0、2 5IU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 (PHKCV) ,于 0d同时加注 2 0万IUIFN α;2 2 1程序 :于 0、7、14d分别注射 5 0、5 0、2 5IUPHKCV ;对照 :应用WHO推荐的常规程序。结果  3种程序免疫后的几何平均滴度 :7d时分别为1 71、1 5 7、1 2 1;14d时分别为 62 77、5 8 79、2 8 96;4 5d时分别为 76 64、72 90、62 2 2。各组的阳转率 :7d时分别为 85 0 0 %、61 11%、65 0 0 % ;14d时全部达到 10 0 0 0 %。达到保护水平的比率 :7d时分别为 10 0 0 %、0 0 0 %、0 0 0 % ;14d时分别为 10 0 0 0 %、10 0 0 0 %、95 0 0 % ;4 5d时均达到 10 0 0 0 %。效价 >1∶1的比率 7d时分别为 5 5 0 0 %、3 3 3 3 %、2 0 0 0 %。各组的各种副反应发生率 ( 0 0 0 %~5 5 0 0 % ) ,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IFN有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 ;IFN +2 2 1程序优于 2 2 1程序 ,后者又优于常规程序。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单剂量干扰素联合狂犬病疫苗预防人类狂犬病 [J].
胡肇绂 ;
贾悦 ;
赵伟 ;
胡静 ;
王美芳 ;
胡肇绂 ;
贾悦 ;
赵伟 ;
胡静 ;
王美芳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8, (01) :16-16
[2]   狂犬病疫苗皮内接种一次作为基础免疫的效果观察 [J].
杨裕华,张进贵,黄捷通,刘传新,陶小润,陈伟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5, (02) :51-53+14
[3]   狂犬疫苗2-1-1免疫程序效果观察 [J].
赵文彬 ;
罗时爱 ;
周克捷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3, (06) :59-60
[4]   狂犬病疫点处理并改变疫苗免疫程序控制狂犬病发病的效果观察 [J].
刘传德 ;
刘开军 ;
刘金柱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3, (06) :57-58
[5]  
医学分子病毒学及其应用[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闻玉梅 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