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论纲

被引:8
作者
张奇林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
关键词
慈善; 慈善事业; 合法性;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慈善是指用于公共目的的私人捐赠,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一种反应,是一种现实需要。慈善的存续取决于它的"必要独特性"。私人捐赠最能体现慈善本质和慈善精神,是慈善发展的真正动力,也是分析慈善问题的逻辑起点。私人捐赠、慈善组织和政府的互动形成了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被赋予合法地位的慈善部门要不断诠释慈善的合法性。不同的国家可以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不同的慈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培养公民的慈善自觉,设计慈善激励机制,加强慈善组织建设,以实现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光明日报 . 2015
[2]  
中国救灾机制基本建立,每年7000万灾民需政府救济. http://www.china.com.cn/news/2007-08/22/content8726874.htm . 2007
[3]  
The Nonprofit Economy. Burton A.Weisbro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88
[4]  
The Nonprofit Economy. Weisbrod, B. Cambridge . 1988
[5]  
Philanthropy:Private Means,Public Ends. Kenneth W.Thomps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1987
[6]  
Financing Nonprofits: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Dennis R.Young. Altamira Press . 2007
[7]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1995
[8]  
道德情操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 斯密 (Smith, 1997
[9]  
风险社会[M]. 译林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 2004
[10]  
公共服务中的伙伴[M]. 商务印书馆 , (美) 萨拉豪,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