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则》名称的历史考察与现实价值

被引:5
作者
刘风景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民法通则》名称; 法律名称; 民法典; 立法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通则》名称是由两个关键词"民法"与"通则"构成的。《民法通则》名称的选择与确定,与整个民事立法的过程一样非常曲折,大致经历了从"民法"到"民法总则",再到《民法通则》三个阶段。《民法通则》名称的确定,除了遵循内容要素化,规范、统一、醒目、精练等命名技术规则外,还有着更深刻、复杂的原因,是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合力作用的结果。在法治中国建设扎实推进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民法通则》规定本身及其名称,可发现它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为此,我们需要加快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步伐,更好地协调民事立法体系的内部关系,充分考虑国际间法学交流的便利,通过立法确认并规范使用"通则"这一法律名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民法立法的体系化与科学化问题 [J].
孙宪忠 .
清华法学, 2012, 6 (06) :46-60
[2]   商事通则:超越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 [J].
王保树 .
法学研究, 2005, (01) :32-4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剖析 [J].
江平 .
政法论坛, 1986, (03) :3-10
[4]  
彭真年谱.[M].《彭真传记》编写组; 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5]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文集.[M].王汉斌; 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
[6]  
推开法律之门.[M].管欧;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7]  
沉浮与枯荣.[M].江平; 口述.法律出版社.2010,
[8]  
立法札记.[M].顾昂然; 著.法律出版社.2006,
[9]  
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M].(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HorstHeinrichJakobs)著;王娜译;.法律出版社.2003,
[10]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