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测度与比较

被引:4
作者
王彦彭 [1 ,2 ]
机构
[1] 郑州大学西业斯国际学院
[2] 郑州大学经济发展与数据挖掘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部六省; 生态文明建设; 测度与比较;
D O I
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15.09.017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106 ;
摘要
2003-2010年中部六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略有下降,但是2012年以来又明显提高。其中,资源供给能力落后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资源利用与节约能力与整体水平相当,污染物减排与治理能力则优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的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与资源节约水平的提高,是中部六省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的主要来源,其工作效果和进度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相对而言,国内资源保障与供给能力提升较慢;污染物减排工作效率与效果仍略显不足,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本文在分析产生上述现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成效的系统评价 [J].
袁莉 ;
李明生 .
系统工程, 2013, (03) :118-122
[2]   基于层次分析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评价 [J].
李雪松 ;
夏怡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7) :809-815
[5]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刘艳 ;
周慧 ;
任国平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1, 32 (06) :40-42
[6]   基于熵值法的“两型社会”经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J].
李新平 ;
申益美 .
统计与决策, 2011, (13) :84-87
[7]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两型社会”发展评价 [J].
叶文忠 ;
欧婵娟 ;
李林 .
统计与决策, 2011, (11) :34-37
[8]   基于集对理论的“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模型 [J].
叶文忠 ;
李林 ;
欧婵娟 ;
章昆昌 .
统计与决策, 2010, (22) :39-41
[10]   区域两型社会的评价方法 [J].
曹立军 ;
周少华 .
求索, 2010, (04)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