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44
作者
战金艳
邓祥征
岳天祥
包玉海
赵涛
马胜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内蒙古师范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5] 呼和浩特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 环境效应; 内蒙古; 遥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牧交错带以其典型的生态脆弱性特征与生产经营上的农牧过渡性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在人口增长与环境恶化的双重胁迫下,土地利用方式与程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该文利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后期的美国陆地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研究发现,10年间,交错带的用地类型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的扩展以及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收缩。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尤其是现代强度开发利用过程,引起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演化,主要表现在:由于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由以放牧为主转变为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不断加大,使草原环境日趋恶化,出现了草地沙化、草地质量下降及其第二性生产力转化率低下、草地生物多样性减少与草原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的特征。与此同时,农区环境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趋势,天然森林植被的退化十分严重,森林被大量砍伐,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林地向耕地转移的趋势。沙漠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剧,导致了有限水资源的超量开采,使沼泽与湿地面积持续萎缩,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不断发生演替。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近15年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张永民 ;
赵士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74-181+260
[2]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 [J].
摆万奇 ;
丁贤忠 .
资源科学, 2003, (02) :73-76
[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4]   农牧交错带典型偏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以奈曼旗尧勒甸子村为例 [J].
赵杰 ;
赵士洞 .
中国沙漠, 2003, (01) :75-80
[5]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
[6]   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 [J].
李秀彬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3) :195-203
[7]   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J].
葛全胜 ;
赵名茶 ;
郑景云 .
地理学报, 2000, (06) :698-706
[8]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J].
许志信 ;
赵萌莉 ;
韩国栋 .
中国草地, 2000, (05) :60-64
[9]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J].
摆万奇 ;
赵士洞 .
资源科学, 1999, (04) :3-3
[10]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 [J].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克明 .
地理学报, 1999, (03)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