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菜田与稻麦轮作田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比较

被引:96
作者
尹睿
张华勇
黄锦法
林先贵
王俊华
曹志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2] 浙江省嘉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3]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江苏南京
[4] 江苏南京
[5] 浙江嘉兴
关键词
水稻土; 稻—麦轮作; 蔬菜地; 土壤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比较分析了位于长江三角洲嘉兴市的三类主要水稻土(漏水型水稻土、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由稻—麦(或油菜)轮作改为多年连作露地蔬菜和大棚蔬菜后一些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变化,以衡量土壤质量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与稻—麦(油)轮作土壤相比,蔬菜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细菌数量显著减少,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却显著增加;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随土壤类型不同呈不同的变化。多年连作露地蔬菜和蔬菜大棚保护地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总磷脂(TPL)含量显著低于稻麦轮作土壤,土壤中脱氢酶活性也显著低于稻麦轮作土壤。Biolog分析表明,蔬菜大棚保护地土壤中微生物能利用的碳源显著少于露地蔬菜和稻麦轮作土壤,而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说明由稻—麦(油)轮作改为多年连作大棚蔬菜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多样性明显下降,土壤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土壤的长期生产力也将大大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及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下降主要与蔬菜栽培特别是大棚蔬菜栽培的旱作与稻麦水旱轮作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前者的过量施用精有机肥和高效NPK复合肥导致的土壤氮、磷富集、有机质下降、次生盐渍化和酸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稻麦轮作田改为保护地菜田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 [J].
黄锦法 ;
曹志洪 ;
李艾芬 ;
张蚕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1) :19-25
[2]   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杨永华 ;
姚健 ;
华晓梅 .
微生物学杂志, 2000, (02) :23-25+47
[3]   不同用量的氮磷化肥对棉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性的影响 [J].
罗明 ;
文启凯 ;
陈全家 ;
盛建东 ;
王新燕 ;
徐余虹 ;
张国建 ;
陈奇 .
土壤通报, 2000, (02) :66-69+96
[4]   大棚栽培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J].
李文庆,杜秉海,骆洪义,丁方军 .
土壤肥料, 1996, (02) :31-33
[5]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养分转化的研究 [J].
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6) :41-49
[6]   保护地栽培蔬菜生理障碍的土壤因子与对策 [J].
薛继澄,毕德义,李家金,殷永娴,吴志行 .
土壤肥料, 1994, (01) :4-9
[7]   温室土壤盐分积累、盐害及其防治 [J].
程美廷 .
土壤肥料, 1990, (01) :1-4
[8]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许光辉, 1986
[9]  
Seasonal responses i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phosphorus and sulphur in soils under pasture[J] . Z. L. He,J. Wu,A. G. O‘Donnell,J. K. Syers.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1997 (4)
[10]  
Equivalence of microbial biomass measures based on membrane lipid and cell wall components,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nd direct counts in subsurface aquifer sediments[J] . David L. Balkwill,Franklin R. Leach,John T. Wilson,James F. McNabb,David C. White.Microbial Ecology . 198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