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被引:10
作者
孙晋炜 [1 ,2 ]
刘培斌 [1 ]
李国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地下水; 功能区划; 层次分析法; 权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为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在北京地区开展了地下水功能区划方法研究。将层次分析法作为地下水功能区划的评价方法,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特点,选择地下水的更新能力、防污性能、富水性分区、水质分区、水源保护区以及土地利用分区为评价指标,并综合专家意见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北京市划分为生态涵养区、开发利用区、控制限采区和限制储备区4个一级功能区及35个二级功能区,划分结果符合当地地下水管理和保护的实际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地下水功能区划体系及其应用 [J].
唐克旺 ;
唐蕴 ;
李原园 ;
侯杰 .
水利学报, 2012, 43 (11) :1349-1356
[2]   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选取依据与原则的讨论 [J].
王金哲 ;
张光辉 ;
申建梅 ;
聂振龙 ;
严明疆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 (02) :76-81
[3]   山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初探 [J].
吕红 ;
杜占德 ;
王健 .
水文, 2007, (03) :75-77
[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 [J].
常建娥 ;
蒋太立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01) :153-156
[5]   Excel在层次分析法中的应用 [J].
许绍双 .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 (11) :17-19
[6]   区域地下水功能及可持续利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J].
张光辉 ;
申建梅 ;
聂振龙 ;
王金哲 ;
严明疆 ;
郝明亮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4) :62-66+71
[7]   关于对水功能区划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徐树媛 ;
张永波 .
山西科技, 2006, (03) :61-62
[8]   灰色聚类分析在地下水功能区划中的应用 [J].
史瑞卿 ;
孙维芬 .
工程勘察, 1999, (01) :29-32
[9]  
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M].张光辉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9,